弱仔成因复杂,主因遗传、营养、环境
一、配种妊娠期弱仔形成的原因
药物催情,目的是同期排卵,导致不太成熟的卵泡参与,以此来提高受精率。母猪的子宫,特别头胎母猪子宫容积相对有限,当胎儿过多时,胎儿发育受到子宫容积与营养供给的限制,出现过多的弱仔。
妊娠前期投料过多,妊娠前期胚胎发育缓慢。若投料过多,过剩的营养会在乳腺组织中及其周围变成脂肪沉积,使乳腺发育受阻,分娩后少乳,有助于弱仔形成。
妊娠后期投料不足。胎儿初生重的2/3是在妊娠后1/3阶段内发育形成的,因此,第十一周后的投料量要逐步分阶段增加到3.5kg,特别是第十三周半至分娩前是胎儿增长最快的阶段,也是胎儿体能储备的关键阶段,母猪料每天的消化能决不可低于14.23 MJ。此期投料不足、能量不足均会使新生儿体能储备不足,弱仔数增加。
母猪群胎龄结构不合理。随母猪胎龄的增长,窝产仔数增加,同时弱仔、死胎也会增多;母猪泌乳能力在第六胎以后呈下降趋势。因此,母猪群必须保持合理动态的胎龄结构才能体现最大化的整体效益。当第六、第七及第八胎以上母猪比例超过30%时,第六、第七胎的母猪超过25%时,弱仔会增多。
母猪妊娠期感染疾病。例如猪瘟病毒、圆环病毒2型、伪狂犬病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常有少数弱仔娩出。
母猪亚健康,母源抗体未达标。母猪母源抗体未达标,所产出的仔猪虽然个体不小,事实上的弱仔。
二、分娩哺乳期弱仔形成的原因
1、滞产造成弱仔增多
胎儿娩出间隔超过半小时均称为滞产。滞产常造成胎儿通过硬产道时间过长,形成脐带箝闭或部分箝闭,导致胎儿供血出现脑缺氧,出生后定向困难,不会寻觅乳头或吸吮,如果不能尽快地诱导恢复吸吮行为,极易在初生重合格的仔猪中形成后天性弱仔。
2、助产不当或不及时造成弱仔
如助产时损伤了肢蹄、眼部、口鼻均可造成生活能力下降出现弱仔;未能及时撕破衣包更是造成弱仔的常见原因。
3、有效乳腺过少
由于大个母猪在侧卧哺乳时,上排发育良好的乳头会向上翘,不少初生仔猪够不到上排乳头,吸乳不足,形成弱仔;产床狭窄,母猪躺卧时不能充分伸展,造成下排乳头不能充分暴露,也易形成弱仔。
4、无乳或少乳
引起无乳或少乳的所有因素均会使弱仔增多,其中以产后无乳综合征、高温季节少乳的影响最明显。
分娩癔病
有分娩癔病的母猪,如不能尽快纠正拒绝哺乳的行为会造成整窝的弱仔。乳期管理不当可产生新的弱仔。例如未能有效防治仔猪腹泻、渗出性皮炎、链球菌病:教槽不到位,21~25日龄断奶日采食量达不到100g的仔猪;管理粗放,造成意外伤害的仔猪;错误地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引起骨关节发育障碍性弱仔,应用磺胺类药物引起免疫功能不全性弱仔与贫血性弱仔;应用氟苯尼考引起免疫抑制性弱仔以及长期应用其它抗菌药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性弱仔。
5、护理工作不到位
初生仔猪护理工作不到位,例如保温不够,体能丢失,脐带血流失过多等。
6、药物使用不当
如未能有效防治仔猪腹泻、渗出性皮炎、链球菌病;错误地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引起骨关节发育障碍性弱仔;应用磺胺类药物引起免疫功能不全性弱仔与贫血性弱仔;应用氟苯尼考引起免疫抑制性弱仔以及长期应用其它抗菌药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性而增加的弱仔。
三、保育期弱仔形成的原因
保育期是仔猪开始适应独立自主生活的重要时段,常常可形成三种弱仔,即外观显性的弱仔、隐性弱仔与药物性的弱仔。
1、显性弱仔
多由环境应激所致,如断奶应激、密度过大、舍内空气质量差等因素。在这些应激因素作用下,猪群渐次出现外观瘦小皮毛粗乱的显性弱仔。圆环病毒趁虚而入,极易形成弱仔。
2、隐性弱仔
外观同正常猪一样,但抗体水平低下,是猪场内的危险群体。如免疫程序不合理,受母源抗体干扰,不能产生有效抗体;未能控制好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形成免疫抑制;接种操作有误,如漏注,少注等。
3、药物性的弱仔
长期抗生素保健,导致内脏受损,毒素蓄积,影响生长,形成弱仔;治疗时依赖抗生素,不重视抗病营养补充,体脂过多消耗,形成弱仔。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弱仔形成的原因非常复杂,涉及遗传、营养、环境等多个方面。为了降低弱仔发生率,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性的措施。
要加强对母猪的饲养管理,确保母猪健康,提高繁殖性能。在配种妊娠期,要合理控制饲料摄入量,避免营养过剩或不足。同时,要关注母猪胎龄结构,保持合理的动态胎龄结构。
在分娩哺乳期,要加强对母猪的护理,确保母猪顺利分娩,减少弱仔发生。对于已经出现的弱仔,要及时进行护理,提高其成活率。
,在保育期,要加强对仔猪的管理,提高其适应环境的能力。同时,要关注仔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
最后,要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养殖过程中,要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要关注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态环境。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弱仔发生率,提高养殖效益,同时保障生态环境的健康。欢迎广大养殖户朋友在实践中验证这些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