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疾病:育肥场常见
摘要
自非洲猪瘟爆发以来,单场多种源的现象普遍存在,育肥场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也日益复杂和严重,加强呼吸道疾病认识与防治,迫在眉睫。
背景
呼吸道综合征是由环境变化、管理不当、生物安全措施不完善等因素引起的机体免疫能力降低,诱发猪群发生病毒、细菌、支原体等混合感染共同引起的以呼吸道疾病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该病因病原复杂性导致病原难以确定,为正确治疗增加难度。
01、呼吸道综合征的发病特点
1.1 混合感染
目前在兽医临床上猪群中发生PRDC主要表现为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其中,流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猪圆环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支气管败血性波士杆菌以及支原体为原发性病原较为常见,继发感染猪肺疫、放线杆菌胸膜肺炎、猪链球菌、猪副猪嗜血杆菌、猪附红细胞体最为常见。
1.2 诱发因素多
管理方面,主要是环控管理不到位,例如昼夜温差大、湿度大或者过于干燥、通风不良氨气重,饲养密度过大、粉尘大,以及不同日龄断奶猪混群,没有全进全出等;营养方面,主要是饲料营养不足,给料不足,饮水量不足等;疾病方面,断奶或换料应激,隐形感染某些病毒或者寄生虫。
1.3 多种临床症状
育肥场呼吸道疾病断奶阶段以副猪、链球菌为主,中猪阶段以支原体为主,18周龄以后发病以传染性胸膜肺炎为主,各阶段都存在病毒性疾病混合感染。如果有猪急性发病,体温升高,快速死亡,而急性转慢性病例,病猪逐渐消瘦,生长发育缓慢,刀背猪胀气猪僵猪出现,同时患病猪只表现多种病原临床症状,导致治疗时难以准确判断是哪种病原感染,为治疗增加难度。
02、防治办法
2.1 做好蓝耳驯化、免疫和监测工作
蓝耳阳性母猪场,不管是稳定场还是爆发场,建议定期给基础母猪群做蓝耳抗体监测工作,当抗体出现波动并表现出临床症状的猪群,例如产死胎、怀孕后期流产增多的情况,可以选择替米考星加驯蓝方案进行稳定。同时,也对新生仔猪的睾丸液或者脐带血进行监测,看是否存在母猪排毒情况发生,产床做好仔猪蓝耳和圆环支原体免疫工作;育肥场进苗前,收集母源场检测报告,采购同场线、同批次仔猪在同一单元饲养,做好全进全出和保健免疫工作。及时治疗,对咳喘刚出现时,可以加入清根素治疗。
2.2 加强基层能力培训
加强能力培训,重点培养巡栏能力与环控调控能力。巡栏的目的是尽早发现早期发病猪只,并有针对性的对个体进行隔离与治疗,避免群体性疾病发生。同时,对通风和温度的掌握,保障猪只在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中生活,避免各种应激诱发疾病的发生。
2.3 给药到位与用药准确
进苗前,对猪场的给药方式进行检查,建议安装饮水加药器或者独栋的加药桶,对于饲料给药的猪场,建议采购推车和搅拌机,方便投药,保障药物与饲料混合均匀让猪群吃到足量的药物。同时,对发病猪或者死亡猪,采样送检实验室,确定疾病的病原,再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同时给药,避免耐药情况出现或者给药错误,造成成本增加。
03、
呼吸道疾病由母猪场垂直传播到育肥场或者育肥场水平传播,给养殖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控制好呼吸道疾病,才能真正意义上控制好死淘和料肉比,才能做好降本增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