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分娩护理,确保母仔健康
母猪分娩管理的重要性
产房是猪场的生产核心,有效的分娩管理是猪场成功的关键。细节决定成败,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精益求精的做好接产、人工助产、分娩护理等工作,避免滥用缩宫素,并严防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
临产前的准备工作
临产前,使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母猪体表,特别是乳房、外阴及臀部,检查乳头是否被“乳塞”堵住,并清除之。同时,将所有乳头头几滴奶挤掉。
仔猪出生后应立即将其口、鼻粘液擦净。当仔猪裹在胎衣里,先出一个大水泡时,就要尽快撕破胎衣,把仔猪从胎衣中取出来;当胎膜盖住鼻子和嘴时,要及时把胎膜从仔猪鼻子和嘴上扳开,并用抹布将猪体身上的羊水擦干。
“假死”胎儿救助
“假死”是指心脏仍有跳动而呼吸停止,舌伸出口外,其原因多是因产程过长,羊水呛到肺里,或粘液堵住鼻孔,无法正常喘气。为此, 要用毛巾将口鼻部粘液擦干净,然后进行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有几种方法:一是左手倒提仔猪后腿,右手有节奏轻轻拍打其胸部,使粘液从肺中排出。二是让仔猪四肢朝上,一手托住肩部,一手托住臀部,一屈一伸,反复进行,直到出现叫声和呼吸为止。
先捋脐带血后断脐
先将脐带内的血向仔猪腹部方向挤压,其方法是:一手紧捏脐带末端,另一手自脐带末端向仔猪体内捋动,每秒一次,不要间断,等脐动脉停止跳动时,距仔猪腹部4指处,用拇指甲钝性掐断脐带,并在断端处涂上5%碘酊。
注意,如无脐带出血,不要结扎,因结扎脐带后,断端渗出液排不出去,不利脐带干燥,反而容易招致细菌感染。另外,要及时断脐,否则脐带拖至地面,很容易被踩踏而诱发“脐疝”。
吃好初乳,增强仔猪免疫力
众所周知,人类胎儿是通过母体胎盘获得免疫球蛋白。母体血液循环系统中的抗体能自由穿过胎膜进入胎儿体内,由母体的抗病能力和类型来保护出生的胎儿。
而猪的胎盘是上皮绒毛膜型的,这种胎盘阻止母猪抗体通过胎盘直接传递给胎儿,新生仔猪出生时没有抵抗病原体的免疫力。所有初生仔猪最初的免疫力是出生后从母猪初乳那里获得的,被称为被动免疫。
仔猪必须在出生后12小时内吃到含抗体丰富的初乳,尤其是头6小时内更重要,这是因为此时初乳中不仅抗体水平高,而且此时的免疫球蛋白不必经过消化就能完全地被消化道吸收到血液中。
仔猪出生后对免疫球蛋白的完全吸收能力仅可持续12-18小时,18小时后,免疫球蛋白必须分解后才能吸收进血液,所以要尽快吃初乳。饲喂初乳6次可使仔猪获得充分的免疫保护。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母猪分娩护理过程中,我们要始终贯彻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例如,采用生物发酵床技术,实现猪粪尿的无害化处理,减少环境污染。
此外,加强母猪营养管理,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减少不必要的淘汰,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母猪分娩护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环节。只有精心操作,才能保障母仔健康,提高养殖效益,实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希望养殖户朋友们能重视母猪分娩护理工作,共同为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