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强化高温期水产养殖水质调控与病害防治

高温期养殖河蟹,这些管理技巧你get了吗?

高温期养殖河蟹,可是一项技术活儿。蟹池的建设、水体的更换、饵料的投喂和定期的巡查,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细节。下面,我们就来聊聊高温期养殖河蟹的管理技巧。

强化高温期水产养殖水质调控与病害防治

建设蟹池

在高温期到来之前,就要开始准备蟹池了。在蟹池里放养一些水花生、水浮萍等水生植物,或者芦苇之类的近水植物。然后,用砖块、瓦片等堆积一些空心的小堆,供螃蟹栖息,提供一个遮阴挡光的场所。不过,要注意的是,水草面积不能超过蟹池面积的三分之二。

更换水体

随着水生植物的生长和河蟹的生活,水体会逐渐变得较为浑浊,水位下降也较快。这时候,就需要定期向池塘中注入新鲜的水作为补充。同时,要及时捞出池塘中的腐烂水草、死亡虾蟹等,这些都会造成大量细菌繁殖,影响水质。此外,适当使用一些药物也是必要的。

投喂饵料

河蟹是杂食性的动物,喜欢吃蚌、螺、小鱼小虾等小体型的动物,也喜欢吃水草、水藻等水生植物。然而,高温期动物性的饵料容易发生腐烂变质,所以喂养时主要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当然,适当的添加一些新鲜的动物性饵料也是可以的。不过,要及时捞出残渣,保持饵料的新鲜。

定期巡查

高温期的蟹池必须每天巡查两次,观察河蟹的进食情况和水面的状态。根据实际情况,对明天的投喂等工作作出调整。同时,要及时清理掉捕食河蟹的水老鼠等敌害动物。发现有围栏破损螃蟹逃脱时,要立即修补漏洞。尤其是大雨天气,更要警惕逃蟹。

下面,我们来分享一些具体的数据和案例。

强化高温期水产养殖水质调控与病害防治

据调查,我国河蟹养殖面积已达300多万亩,产量超过100万吨。而在高温期,河蟹的成活率却只有60%左右。这主要是因为高温期河蟹容易发生病害,如肠炎、烂鳃等。因此,加强高温期水产养殖的水质调控与病害防治至关重要。

案例一:某养殖户在高温期发现河蟹出现肠炎症状,经过调整水质、投喂药物等处理后,河蟹的成活率从原来的40%提高到了80%。 案例二:某养殖户在高温期发现河蟹出现烂鳃症状,经过更换水体、投喂药物等处理后,河蟹的成活率从原来的50%提高到了90%。

以上案例说明,在高温期养殖河蟹,加强水质调控与病害防治,对提高成活率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加强高温期水产养殖的水质调控与病害防治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强化高温期水产养殖水质调控与病害防治

1. 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质稳定。高温期水质易变,要定期检测水质,如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确保水质在适宜范围内。 2. 加强水体管理,保持水草生长良好。水草可以吸收水体中的有害物质,保持水质。同时,水草还可以为河蟹提供栖息地。 3. 合理投喂饵料,避免饵料残留。高温期饵料易变质,要合理投喂,避免饵料残留,防止水质恶化。 4. 加强病害防治,及时处理病害。高温期是河蟹病害高发期,要定期检查河蟹,发现病害要及时处理。

高温期养殖河蟹,要加强水质调控与病害防治,提高成活率。希望以上建议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45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