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蟠桃园,保温保暖有妙招
冻成狗的天气里 蟠桃树也要穿秋裤
北风那个吹哎~每年腊月头里,俺家后山那片蟠桃园就开始闹脾气。去年隔壁老李家桃树冻得直哆嗦,开春愣是没结几个果。后来我拿温度计一量,好家伙,零下八度!这要搁人身上都得裹三层棉被,何况是树呢?
老祖宗的法子比科技狠活更靠谱
上个月去县里开会,碰上个老把式传授经验:三九天给桃树"盖脚被"。具体操作忒有意思——用烂麦秸混着羊粪渣子,在树干周围堆出30公分高的土包。你猜怎么着?实测地温能比露天高1.8度!比那些塑料膜强多了,还不憋气。
保温材料 | 覆盖厚度 | 升温效果 | 使用年限 |
---|---|---|---|
玉米秸秆 | 20cm | +1.5℃ | 1年 |
羊粪土堆 | 30cm | +1.8℃ | 2年 |
塑料薄膜 | 0.02mm | +2.5℃ | 3个月 |
给桃树做"马杀鸡"有讲究
前年去山西考察学了个绝活——冬剪要赶在腊八前,伤口涂上咱自制的"愈合膏"。这么一捣鼓,第二年春梢比往年足足多冒了三成。有个细节得注意:剪口要斜着切,像削铅笔似的,这样雨雪不容易积在伤口上。
高科技玩意儿真不是花架子
去年咬牙买了套物联网设备,现在每天手机能看见园区七个角落的温度。最冷那会儿发现东边坡地比西边低2度,仔细一看原来是风口没堵严实。用旧轮胎塞上枯枝烂叶,硬是把温差缩小到0.5度。这套系统虽然花了小两万,但看今年花芽的饱满劲儿,值了!
暖过头比冻着更可怕
前年腊月二十,生怕树冻着给大棚多盖了层草帘子。好么,棚里窜到18度,桃树误以为春天来了,愣是提前抽芽。开春晚霜一来全歇菜,损失惨重。现在学乖了,棚内温度控制在5-8度最合适。记住咯:树和人一样,忽冷忽热最要命。
看天吃饭的老话不能忘
去年大雪节气那天,老舅爷叼着烟袋来转悠,指着树根说:"脚底板发凉,来年准遭殃"。赶紧给每棵树根周围铺上碎瓦片,既防冻又防野兔刨根。您还别说,这土法子配上温度传感器,中西结合疗效好!
保温这事得算经济账
举个实在例子:用防寒布一亩成本1200块,能用三年;烧炭加温一冬天就得烧掉800块。但要是遇上极端天气,临时烧炭能救急。所以现在俺们合作社搞了个互助金,谁家囤的应急物资多,年底分红多拿半成。这就叫众人拾柴火焰高哇!
最后唠点实在嗑
前些天村里二愣子问:哥,俺家桃树为啥光长个不结果?我到他园子一看,好嘛,保温毯裹得跟木乃伊似的。当场拿剪子给树干"松绑",教他看树皮颜色变化判断温度。要我说,侍弄果树跟养娃一个理儿——冷了要添衣,热了得透气,关键得摸准它的脾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