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脾坏死:病原感染与免疫应激
嘿,各位养殖户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这个让鸭友们头疼的“肉鸭脾坏死”问题。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脾坏死可是肉鸭养殖路上的一个“隐形杀手”呢!
啥是肉鸭脾坏死?
鸭脾坏死综合征是近年来新发生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简单来说,就是鸭子的脾脏出了问题,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其他疾病。这病多发生在7~15日龄的雏鸭身上,脾脏是鸭重要的外周免疫器官,一旦脾脏出现问题,鸭子的抵抗力就大打折扣了。
发病原因及流行特点
1、天气原因:多雨潮湿、冷热交替的季节,尤其是春季,鸭子的抵抗力会下降,容易发病。
2、饲养管理:饲养密度过大、扩群不及时等问题,都会增加发病风险。
3、病原体:呼肠孤病毒、霉菌、沙门氏菌等都可能是导致脾坏死的原因。
临床症状
发病鸭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羽毛杂乱、软脚、下痢等症状。粪便呈白色、黄色或者绿色,有腥臭味。严重时,鸭子的眼睛会流泪、眼圈发湿,头颈无力下垂。病鸭耐过后成为僵鸭,生长发育迟缓,失去饲养价值。
剖检症状
剖检时,可以看到脾脏上有一个或数个灰白色凹陷灶,肝脏肿大出血,气囊浑浊,气囊上散在许多黄色、粟米大小的结节,心肌出血,心内膜出血等。
根据病因不同,脾坏死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生理型脾坏死:低温育雏应激因素导致先天免疫缺陷而引起。
2、沙门氏菌型脾坏死:多在4-5天发病,死亡急,粪便以白色为主。
3、病毒型脾坏死:呼肠孤病毒造成鸭垂直传播,小鸭在养殖过程中,受到外力应激,开始死亡递增。
4、霉菌型脾坏死:常见于老养殖区、设施老化的地方,发病多为慢性。
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环境卫生,提前做好预防工作。使用帝菲特®等药物,有效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预防脾坏死的发生。
2、控制霉菌毒素。注意垫料的干洁,在饲料中添加卫舒,防止继发感染。
3、抗病毒,提高免疫力。使用芪板青颗粒等药物,增强免疫力,防治免疫抑制病。
4、防止继发感染。使用10%氟苯尼考溶液等药物,有效杀灭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鸭疫里默氏杆菌等细菌。
肉鸭脾坏死是一个复杂的疾病,需要我们养殖户们认真对待。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才能让我们的鸭子健康成长,减少损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