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赵德峰:禽病诊断成规模化养殖关键环节

咱们都知道,规模化养殖嘛,就像养一群孩子,难免有个头疼脑热。可这头疼脑热,你不能不当回事儿啊。有些人啊,鸡群精神头儿好,吃吃喝喝没问题,就当是正常死亡了。我倒觉得,这死亡就不是什么正常事儿。这种马虎大意,就是给疫情扩散、升级埋下隐患啊。

赵德峰:禽病诊断成规模化养殖关键环节

  规模化养殖,老板、场长、技术员对疾病的看法都不一样,这可就麻烦了。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失误,就能导致重大损失。有个好办法,就是看报表,尤其是死淘数。要是死淘数在减少,那咱们就放心点。要是死淘数在增加,就得提高警惕,不能对不祥之兆视而不见。

  鸡群死淘增加,咱们得仔细观察,看粪便颜色、含水量、气味有没有变化。晚上熄灯后,还得听听声音,有没有呼吸困难的情况。一旦发现这些情况,就得对症下药,制定救治方案。

  鸡群发病,最重要的就是观察、剖检死鸡,找出规律性的症状和病理变化。毕竟,生产实践跟教科书不一样,不是每只病死鸡都表现相同的问题。咱们得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主要矛盾,明确诊治方向。

赵德峰:禽病诊断成规模化养殖关键环节

  一旦有疫情,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这是关键。现场观察、剖检要和实验室诊断结合,不能单凭经验就下结论。误诊了,回头都难,真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规模化养殖,不一定得有自己的兽医兽药实验室。很多兽药企业、家禽研究所、禽病研究院都有这能力。不管是病毒分离、抗体检测、细菌培养还是药敏试验,他们都能轻松搞定。借助他们的力量,咱们在禽病诊断上就能事半功倍。

  有时候,咱们对准确诊断缺乏证据和时间,就得跟着感觉走,这就是“治疗性诊断”。根据判断和手头的药物,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可能用完药就见效,也可能不管用,那就换思路和方案。总比坐以待毙强。有时候,拖一夜、拖半天,损失就大了,教训也就惨了。

  我多次说过,规模化养殖,病不起,死不起,也治不起。面对发病鸡群,要及时做出“预后判断”。要是办法、时间都充足,预后良好,那就治疗。要是不行,那就淘汰、出栏。这样做能及时止损,比死在家里、烂在窝里强。要是烈性传染病,还得及时上报,等待相关部门拿意见,有效控制疫情,防止扩散、扑灭疫情。

  来源:鸡病专业网,作者:赵德峰,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赵德峰:禽病诊断成规模化养殖关键环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37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