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严控疫病
咱们说说这肉鸭养殖,这可是门技术活儿。你看,肉鸭品种改良,长得快,那料肉比也跟着降,但这抗病能力却好像不那么行了。现在的养殖环境疾病这么多,咱们要想在这行里站稳脚跟,风险得降到最低,效益得提到最高,那可就得在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疾病防治上下一番功夫了。
一、饲养管理
咱们先说饲养管理。这肉鸭养殖,得讲究个“三分治疗,七分管理”。尤其是秋冬天,那温差大,高架棚里的中小鸭子最容易得伤寒、副伤寒、病毒性感冒、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这些病。所以,咱们得时刻关注天气变化。气温一降,赶紧把鸭棚两边的防护膜拉下来;气温一升,还得在合适的时候拉起来,因为鸭粪发酵快,氨气浓度一上升,肉鸭就容易出现氨中毒。秋冬天,冷空气一来一去,得注意好鸭棚两边的防护膜,拉起来还是放下,控制好棚内温度,别让温差太大。还得注意,饮水管道低温容易冻结,可以用稻草裹着,或者把水龙头开个小缝,让水慢慢流,防止冻结。
二、饲料营养
现在肉鸭养殖都流行用颗粒饲料。同一批次的肉鸭,尽量别中途换饲料。因为不同批次的饲料或者不同厂家的饲料配方不一样,肉鸭吃了一段时间适应了,中途换饲料,肠道环境又要重新适应,这会影响饲料利用率,肉鸭的抗病能力也就跟着下降了。
三、疾病防治
咱们再来聊聊疾病防治。现在肉鸭养殖常见的疾病有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病毒性肝炎、禽流感、伤寒、副伤寒等。肉鸭从进栏到出栏大概35天,这段时间,得免疫两种疫苗:一是禽流感疫苗,8到12天颈部皮下注射;二是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疫苗,4到5天颈部皮下注射。判断鸭群健康不健康,主要看采食情况。如果在生长期,每天采食饲料都有增加,那就说明鸭群健康。如果采食量比前一天减少,鸭群精神状态不好,粪便颜色和形态发生变化,比如拉白色、黄绿色粪便,那就得注意了。发现鸭群生病,得赶紧联系兽医,及早治疗,别让疫病扩散。
另外,在肉鸭饲养过程中,除了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疫病防治,还得及时了解市场行情,这样才能提高养殖收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